功能主治: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生殖器官疱疹病毒感染初发和复发病例,对反复发作病例口服本品用作预防;2.带状疱疹:服用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带状疱疹和免疫缺陷者轻症病例的治疗;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阿昔洛韦。 |
本品主要成份为:克林霉素磷酸酯,其化学名称为:甲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7(S)-氯-6,7,8-三脱氧-L-苏式-a-D-半乳辛吡喃糖苷-2-磷酸酯。分子式:C18H34ClN2O8PS分子量:504.96 |
|
生产企业 |
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 |
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44021367 |
国药准字H2004428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生殖器官疱疹病毒感染初发和复发病例,对反复发作病例口服本品用作预防;2.带状疱疹:服用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带状疱疹和免疫缺陷者轻症病例的治疗;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
用于治疗寻常痤疮。 |
|
用法用量 |
口服。1.生殖器疱疹初治和免疫缺陷者皮肤粘膜单纯疱疹:成人剂量一次0.2g(2片),一日5次,共10日;或一次0.4g(4片),一日3次,共5日;复发性感染一次0.2g(2片),一日3次,共6个月,必要时剂量可加至一日5次,一次0.2g(2片),共6~12个月。2.带状疱疹:成人常用量一次0.8g(8片),一日5次,共7~10日。3.肾功能不全的成人患者应按下表调整剂量(详见说明书)。4.水痘:2岁以上儿童按体重一次20mg/kg,一日4次,共5日,出现症状立即开始治疗,40kg以上儿童和成人常用量为一次0.8g(8片),一日4次,共5次。 |
局部外用,用温水洗净患处,轻轻擦干后,取适量凝胶在患处涂一薄层,每日早晚各1次。 |
|
副作用 |
1.偶有头晕、头痛、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胃部不适、食欲减退、口渴、白细胞下降。蛋白尿及尿素氮轻度升高、皮肤瘙痒等。2.长程给药偶见座疮、失眠、月经紊乱。 |
本品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有交叉耐药性,对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药物能通过胎盘,虽动物实验证实对胚胎无影响,但孕妇用药仍需权衡利弊。药物再乳汁中的浓度为血药浓度的0.6~4.1倍,虽未发现婴儿异常,但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儿童用药:2岁以下小儿剂量尚未确定。老年用药:由于生理性肾功能的衰退,本品剂量与用药期需调整。 |
儿童注意事项: 小于4岁儿童慎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未进行孕妇研究,但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并且孕妇使用该药品的治疗获益可能胜于其潜在危害。或者,该药品尚未进行动物试验,也没有对孕妇进行充分严格的对照研究。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应注意。 老人注意事项: 1.克林霉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业已证明,口服或静脉注射克林霉素后正常肝肾功能的年轻患者有与老年患者之间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差异。 2.克林霉素的临床研究还未包括有充分数量的65岁和65岁以上的患者,目前尚难以判断是否他们的临床反应与年轻患者有明显不同。但是,临床经验提示与抗生素有关的结肠炎和见到的腹泻(由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在老年人中发生较多(>60岁),而且是比较严重的。因此,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时,应注意仔细观察或监测这些病人所发生的腹泻。 |
|
成分 |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生殖器官疱疹病毒感染初发和复发病例,对反复发作病例口服本品用作预防;2.带状疱疹:服用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带状疱疹和免疫缺陷者轻症病例的治疗;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
用于治疗寻常痤疮。 |
|
药理作用 |
本品吸收后可水解成克林霉素发挥抗菌作用,尤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本品还可使皮肤表面的脂肪酸减少,有利于痤疮的治疗。 |
||
注意事项 |
1.对更昔洛韦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2.脱水或已有肝、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3.严重免疫功能缺陷者长期或多次应用本品治疗后可能引起单纯性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对本品耐药。如单纯疱疹患者应用阿昔洛韦后皮损不见改善者应测试单纯性疱疹病毒对本品的敏感性。 4.随访检查:由于生殖器疱疹患者大多易患子宫颈癌,因此患者至少应一年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 5.一旦疱疹症状与体征出现,应尽早给药。 6.进食对血药浓度影响不明显。但在给药期间应给予患者充足的水,防止本品在肾小管内沉淀。 7.生殖器复发性疱疹感染以间歇短程疗法给药有效。由于动物实验曾发现本品对生育的影响及致突变,因此口服剂量与疗程不应超过推荐标准。生殖器复发性疱疹的长程疗法也不应超过6个月。 8.一次血液透析可使血药浓度减低60%,因此血液透析后应补给一次剂量。 9.本品对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和复发无明显效果,不能根除病毒。 |
1本品局部吸收后,也可能引起腹泻,此时应立即停药,并向医师咨询。 2请勿将本品用于其他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 3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若误进眼睛,应以清水彻底冲洗。 4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5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如必须使用,应停止哺乳。 612岁以下儿童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