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极小棒状杆菌及其他对夫西地酸敏感的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包括脓疱疮、疖、痈、甲沟炎、创伤感染、须疮、汗腺炎、红癣、毛囊炎、寻常性痤疮。本品适用于面部和头部等部位的感染而无碍外观。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夫西地酸。 |
本品主要成份为多肽和核糖(从猪脾脏中提取);辅料为右旋糖酐。 |
|
生产企业 |
香港澳美制药厂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
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注册证号HC20150044 |
国药准字H2001331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极小棒状杆菌及其他对夫西地酸敏感的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包括脓疱疮、疖、痈、甲沟炎、创伤感染、须疮、汗腺炎、红癣、毛囊炎、寻常性痤疮。本品适用于面部和头部等部位的感染而无碍外观。 |
1.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真菌性感染疾病(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2.用作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药(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3.用于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对自体免疫性疾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
|
用法用量 |
本品应局部涂于患处,并缓和地摩擦;必要时可用多孔绷带包扎患处。每日二至三次,七天... |
成人:1.常规剂量。2.皮下注射注射于淋巴回流较丰富的上臂内侧或大腿内侧腹股沟下端为宜,也可皮下注射于上臂三角肌处,一次2-4ml,一周或两周1次。 |
|
副作用 |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估算是基于对临床试验和自发报告数据的合并分析。治疗期间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为各种皮肤反应,如瘙痒和皮疹,其次为各种用药部位症状,如疼痛和刺激,所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1%。曾收到超敏反应和血管性水肿的报告。不良反应按MedDRA系统器官分类(SOC)列出,各个不良反应按发生率由高到低列出。在各发生率分组中,不良反应以严重程度降序排列。其余详见内部说明书。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孕妇慎用。没有关于妊娠期间使用夫西地酸的临床数据。动物研究中没有发现任何对妊娠、胚胎/胎儿发育、分娩或后天发育的直接或间接危害。哺乳:由于哺乳女性外用夫西地酸/夫西地酸钠的全身暴露可忽略不计,预计不会对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婴儿产生影响。本品可在哺乳期间使用,但建议避免用于乳房部位。生育能力:未对本品进行与生育能力有关的临床研究。由于外用夫西地酸/夫西地酸钠的全身暴露可忽略不计,预计不会对育龄女性产生影响。预计儿童使用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类型和严重程度与成人相同。 儿童用药:预计 |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极小棒状杆菌及其他对夫西地酸敏感的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包括脓疱疮、疖、痈、甲沟炎、创伤感染、须疮、汗腺炎、红癣、毛囊炎、寻常性痤疮。本品适用于面部和头部等部位的感染而无碍外观。 |
1.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真菌性感染疾病(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2.用作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药(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3.用于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对自体免疫性疾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
|
药理作用 |
夫西地酸对与皮肤感染有关的各种革兰式阳性球菌尤其对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效,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
本药是免疫增强药,是从健康人血或动物脾脏中提取出来的多核苷酸肽(分子量小于5000),不易被RNA酶、DNA酶及胰蛋白酶破坏。本药是细胞免疫反应中的重要因子,本身无抗原性,也不是抗体片断,但能传递多种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性,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组织相容性抗原及肿瘤特异抗原等,可使受体细胞的免疫反应性增强,促进巨噬细胞的趋化性,增加迟发型细胞反应,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杀伤能力。 |
|
注意事项 |
夫西地酸对眼结膜有刺激作用,尽量避免在眼睛周围使用;当治疗严重皮肤感染或顽固性皮肤疾病时, 应辅助进行抗生素的全身用药;若发生严重刺激作用或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止用药并改用其他适当的药物治疗。 |
1.由于本药没有抗原性,所以不存在输注免疫活性细胞的配型和相互排斥问题。2.混浊或变色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