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降低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的眼内压。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酒石酸溴莫尼定。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替加氟50mg,含尿嘧啶0.112g。 |
|
生产企业 |
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80037 |
国药准字H3702369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降低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的眼内压。 |
用于胃癌、肠癌、胰腺癌等消化道癌,亦可用于乳腺癌和原发性肝癌。手术前后用药有可能防止癌的复发、扩散和转移。 |
|
用法用量 |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 1、滴入眼睑内。常规剂量滴患病的眼每日2次,每次1滴。眼内压在下午达高峰的患者或眼内压需额外控制的患者,下午可增加一滴。 2、可与其他眼表应用的降眼内压药物合用,但用药间隔应大于5分钟。 |
口服,一日3次,每次2~4片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本品禁用于对酒石酸溴莫尼定或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者,亦禁用于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
轻度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轻度胃肠道反应以食欲减退、恶心为主,个别病人可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停药后可消失。其它反应有乏力、寒颤、发热、头痛、眩晕、运动失调、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粘膜炎等。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儿童用药:尚不明确。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
|
成分 |
本品用于降低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的眼内压。 |
用于胃癌、肠癌、胰腺癌等消化道癌,亦可用于乳腺癌和原发性肝癌。手术前后用药有可能防止癌的复发、扩散和转移。 |
|
药理作用 |
1、约有10-30%的受试者曾出现以下不良反应,按降序排列,包括口干,眼部充血,烧灼感及刺痛感,头痛,视物模糊,异物感,疲劳/倦怠,结膜滤泡,眼部过敏反应以及眼部瘙痒。 2、约有3-9%的受试者曾出现以下不良反应,包括角膜染色/糜烂,畏光,眼睑红斑,眼部酸痛/疼痛,眼部干燥,流泪,上呼吸道症状,眼睑水肿,结膜水肿,头晕,睑炎,眼部刺激,胃肠道症状,虚弱无力,结膜变白,视物异常以及肌肉痛。 3、有不足3%的受试者曾出现以下不良反应,按降序排列,包括眼睑痂,结膜出血,味觉异常,失眠,结膜分泌物增多,精神抑郁,高血压,焦虑,心悸,鼻干以及晕厥。 |
||
注意事项 |
1、尽管临床研究中本品对患者的血压影响甚小,但有严重心血管疾患的患者使用时仍应谨慎。 2、由于未进行肝或肾功能受损患者使用本品的研究,故在治疗此类患者时,应谨慎。 3、精神抑郁、大脑或冠状动脉机能不全,雷诺氏现象,直立性低血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者使用本品均应谨慎。 4、部分患者长期使用本品时,其降低眼内压的作用逐渐减弱。作用减弱出现的时间因人而异。使用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治疗时,在第一个月观察到降眼压作用未必都能反映长期降眼压的水平,对每日2次用药尚不能很好控制眼内压的患者下午应再增加1滴。对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患者,应按常规定期监测眼内压。 5、患者须知: (1)本品中使用的保存剂为苯扎溴铵,而苯扎溴铵有可能被软性接触镜吸收。因此应向配戴软性接触镜的患者说明,在滴用本品后至少等待15分钟再配戴。 (2)与各种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一样,本品亦可使某些患者产生疲劳和/或倦怠,因此应提醒从事危险作业的患者使用本品有出现精神集中下降的可能性。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孕妇用药未进行孕妇使用本品的研究,但在动物研究中有极少量的溴莫尼定可通过胎盘,进入胎鼠的循环系统。因此只有判定本品可能给母亲带来的利益大于给胎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时,方可使用。 (2)哺乳期妇女用药,虽然在动物试验中已发现酒石酸溴莫尼定随乳汁排出,但本品是否亦随母乳排出,尚不明确。因此是否停止授乳或停止用药,应视本品对哺乳期妇女的重要性而定。 7、儿童用药:儿童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建立。已有报道婴儿使用溴莫尼定出现心搏徐缓、血压过低、体温降低、肌张力减弱以及呼吸暂停的症状。 8、老年用药:年龄较大患者(65岁以上患者)单剂量使用溴莫尼定后的Cmax、AUC以及半衰期与年轻人相同,表明溴莫尼定的全身吸收和消除不受年龄影响。包括年龄较大患者参加的为期3个月临床研究的数据显示,溴莫尼定对全身的影响非常小。 9、药物过量:未见有药物过量的报道。口服本品过量时可采用支持疗法或对症治疗,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
1.用药期间定期检查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若出现骨髓抑制,轻者对症处理,重者需减量,必要时停药。一般停药2~3周即可恢复。 2.轻度胃肠道反应可不必停药,给予对症处理,严重者需减量或停药,餐后服用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3.有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使用时应慎重,酌情减量。 4.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