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记忆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也可用于儿童智能发育迟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吡拉西坦、葡萄糖。 |
本品主要成份为恩替卡韦。 |
|
生产企业 |
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1542 |
国药准字H2020322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记忆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也可用于儿童智能发育迟缓。 |
恩替卡韦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包括代偿及失代偿期肝病患者)。也适用于治疗2岁至<18岁慢性HBV感染代偿性肝病的核苷初治儿童患者,有病毒复制活跃和血清ALT水平持续升高的证据或中度至重度炎症和或纤维化的组织学证据。其具体使用方法参见【用法用量】。 |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根据病情酌量使用,一日一次,每次4-8g。 |
患者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恩替卡韦应空腹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推荐剂量:成人:口服恩替卡韦,每天一次,每次0.5mg。拉米夫定治疗时发生病毒血症或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患者为每天一次,每次1.0mg.(0.5mg两片)。失代偿性肝病患者,每天一次,每次1.0mg(0.5mg两片)。儿童:体重32.6kg或以上患者每日剂量应该为本品0.5mg,体重大于10kg且小于326kg患者应该使用口服溶液。儿童患者的治疗决定应该仔细考虑个体患者的需要,并参考现行儿童治疗指南,包括有价值的基线组织学信息。连续治疗的长期病毒学抑制获益必须权衡延长治疗的风险,包括耐药乙型肝炎病毒的出现。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性肝病儿童患者,治疗前血清ALT升高应该至少持续6个月;HBeAg阴性儿童患者治疗前血清ALT升高至少持续12个月。儿童患者的治疗持续时间:尚不清楚最佳治疗持续时间。按照现行儿童治疗指南可考虑停止治疗的情况如下:HBeAg阳性患者的治疗应该持续至达到HBVDNA不可测水平和HBeAg血清学转换(至少间隔3-6个月的2次连续血清样本HBeAg消失和抗-HBe阳性)后至少1 |
|
副作用 |
锥体外系疾病、Huntington舞蹈症者禁用本品,以免加重症状。重度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禁用。 |
1.安全性概述:在代偿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可能与恩替卡韦相关的常见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为头痛(9%)、疲劳(6%)、眩晕(4%)和恶心(3%)。恩替卡韦治疗期间与停药后的肝炎急性发作也有报告(见【注意事项】和c.选择性不良反应的描述)。其余详见内部说明书。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记忆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也可用于儿童智能发育迟缓。 |
恩替卡韦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包括代偿及失代偿期肝病患者)。也适用于治疗2岁至<18岁慢性HBV感染代偿性肝病的核苷初治儿童患者,有病毒复制活跃和血清ALT水平持续升高的证据或中度至重度炎症和或纤维化的组织学证据。其具体使用方法参见【用法用量】。 |
|
药理作用 |
1、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神经质、兴奋、易激惹、活动过多、头晕、头痛、睡眠障碍(失眠、嗜睡)和抑郁,但症状轻微,且与用药剂量大小无关。停药后以上症状消失。 2、消化道不良反应常见有恶心、腹部不适、纳差、腹胀、腹痛、体重增加、腹泻等,症状的轻重与用药剂量直接相关。 3、偶见轻度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轻度转氨酶升高,但与药物剂量无关。 4、偶见皮疹。 |
||
注意事项 |
1、轻度、中度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并应适当减少剂量。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本品易通过胎盘屏障,故孕妇禁用。 (2)本品是否通过哺乳期妇女的乳汁排出尚不清楚,故哺乳期妇女应禁用。 3、儿童用药:新生儿禁用。 4、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生理功能下降,因此应慎用,如需使用应注意酌情选择合适的剂量。 5、药物过量:本品无特殊解救药,一旦过量,应按照药物过量治疗的般原则进行处理,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肝移植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 避免与肾毒性药物合用;4. 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磷水平;5. 服药期间避免饮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