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浸膏 |
薄公英、黄芩、麻黄、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石草蒲。 |
|
生产企业 |
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厚德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1022070 |
国药准字Z2005041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 |
祛风清热,宣肺通窍。用于伤风鼻塞,鼻窒(慢性鼻炎)、鼻鼽(过敏性鼻炎)、鼻渊(鼻窦炎)等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小儿酌减 |
外用喷鼻,一次2~3揿,日3~4次。 |
|
副作用 |
1.孕妇忌用。 2.溶血性贫血患者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禁用 |
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 |
祛风清热,宣肺通窍。用于伤风鼻塞,鼻窒(慢性鼻炎)、鼻鼽(过敏性鼻炎)、鼻渊(鼻窦炎)等病。 |
|
药理作用 |
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停药后消失 |
||
注意事项 |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本品含盐酸小檗碱。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本品仅供滴鼻用,禁止内服。2、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3、切勿接触眼睛,鼻粘膜损伤者慎用。4、不宜在用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5、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6、严格按照用法用量使用,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本品不宜长期使用。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