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干呕、流清涕、鼻塞、声重、头痛、肢体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甘草(参炙)、半夏(制)、五味子。 |
本品每包含乙酰半胱氨酸0.1克。辅料:蔗糖、甘露醇、甜菊素、柠檬粉末香精。 |
|
生产企业 |
四川绵阳一康制药有限公司 |
广东百澳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1021521 |
国药准字H2003073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干呕、流清涕、鼻塞、声重、头痛、肢体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咳嗽有粘痰而不易咳出的患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
口服。临用前加少量温水溶解,混匀服用,或直接口服。成人:一次1包,一日3次;儿童:一次半包,一日2~4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留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如出现胃肠道出血或清疡等情况,应停药并立即就医.5.极罕见造血简明(贫血、白细胞减少程、血小板减少耀、全血细胞减少碰,粒细胞缺乏症),初始症状 |
|
禁忌 |
|
|
|
成分 |
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干呕、流清涕、鼻塞、声重、头痛、肢体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咳嗽有粘痰而不易咳出的患者。 |
|
药理作用 |
药理实验研究证明,本方中麻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具有平喘、发汗、利尿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加肺灌流量的作用;细辛、五味子、桂枝组合煎液对离体气管平喘作用亦较佳。本方有镇咳祛痰作用,方中芍药、五味子、细辛可作为祛痰剂;半夏、干姜、细辛可排出气管中滞留水分;甘草不仅有中枢性镇咳作用,而且通过改善肺循环,纠正细胞内脱水而发挥止咳作用。本方还具有抗炎,抗过敏降温等作用。 |
由于其化学结构中的巯基可使粘蛋白的双硫键断裂,降低痰粘度,使痰容易咳出。 |
|
注意事项 |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内热咳喘及虚喘者不适用。 4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5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8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9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10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1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2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3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4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5运动员慎用。 |
1、老年患者伴有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者慎用。 2、消化道溃疡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