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寻常性痤疮。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盐酸克林霉素。 |
本品主要成份为丙酸氟替卡松。 |
|
生产企业 |
金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0314 |
国药准字H2010333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寻常性痤疮。 |
1.成人:适用于各种皮质激素可缓解的炎症性和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包括特异性湿疹和盘状湿疹;结节性痒疹;银屑病(泛发斑块型除外);神经性皮肤病包括单纯性苔藓;扁平苔藓;脂溢性皮炎;接触性过敏;盘形红斑狼疮;泛发性红斑全身类固醇激素治疗的辅助用药,虫咬皮炎;粟疹。2.儿童:低效皮质激素无效的一岁以上(含一岁)儿童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用本品缓解特异性皮炎引起的炎症和瘙痒。患有皮质激素可缓解的其他皮肤病的儿童使用本品前应咨询医生。 |
|
用法用量 |
局部外用。用水清洗并抹干患处,取适量凝胶在患处涂一薄层,每日早晚各一次。 |
1.湿疹/皮炎:成人及一岁以上(含一岁)儿童,每日一次将一薄层乳膏涂于患处。2.其它适应症:每日两次将一薄层乳膏涂于患处。使用持续时间应每日使用本品直至疾病症状得到控制。用药频率应控制在最低有效剂量。儿童应用本品时,若治疗7-14天未改善症状,则应停药并进行重新评估。若症状得到控制(通常于7-14天内),则需减少用药频率至最小有效剂量及最短用药时间。建议连续使用本品不长于4周。本品供局部使用。 |
|
副作用 |
1.对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有过敏病史患者禁用。 2.肠系内某部位曾发生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的患者禁用。 3.有抗生素相关之结肠炎病史的患者禁用。 |
丙酸氟替卡松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在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皮肤感染、感染性湿疹、病毒疣、单纯疱疹、脓疱疮、特异性皮炎、湿疹、湿疹恶化、红斑、烧灼感、刺痛、皮肤刺激、瘙痒、瘙痒恶化、毛囊炎、水疱、手指麻痹和皮肤干燥。在儿童进行的开放临床试验中,常见的副作用是:烧灼感、暗黑色红斑、红斑疹、面部毛细血管扩张、非面部毛细血管扩张、风疹。若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药。发炎、毛囊炎、痤疮样皮疹、色素减退、口周皮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继发感染、皮肤萎缩、皮纹和痱子等不良反应少见,但当采用封包疗法时其发生频率明显增加。长期和大量使用皮质激素,可引起局部皮肤萎缩,表现为皮肤变薄、出现萎缩纹、毛细血管扩张、多毛及色素减退。长期大量或大面积应用皮质激素,可通过充分的全身吸收而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此现象更易见于婴幼儿及采用封包治疗的患者。婴儿涂药后使用尿布也应视为封包治疗。在使用皮质激素治疗银屑病过程中或停药后诱发脓疱型银屑病的情况罕见。曾有用药后皮肤病的症状和体症加重的报告。 |
|
禁忌 |
|
|
|
成分 |
寻常性痤疮。 |
1.成人:适用于各种皮质激素可缓解的炎症性和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包括特异性湿疹和盘状湿疹;结节性痒疹;银屑病(泛发斑块型除外);神经性皮肤病包括单纯性苔藓;扁平苔藓;脂溢性皮炎;接触性过敏;盘形红斑狼疮;泛发性红斑全身类固醇激素治疗的辅助用药,虫咬皮炎;粟疹。2.儿童:低效皮质激素无效的一岁以上(含一岁)儿童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用本品缓解特异性皮炎引起的炎症和瘙痒。患有皮质激素可缓解的其他皮肤病的儿童使用本品前应咨询医生。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请勿将本品用于其他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2.避免接触眼睛和其它粘膜,若误进眼睛,应以清水彻底冲洗。3.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如使用本品,应停止哺乳。4.勿用于破损皮肤。5.12岁以下儿童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6.使用本品时,禁止同时使用其它全身及局部用药,以免产生不良药物反应。7.每次用药后请及时将瓶盖旋紧,以免影响药物稳定性。8.过量使用或有严重不良反应时,请立即向医务人员求助。9.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1.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1. 避免长时间大面积使用;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3. 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4. 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5. 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应停药并咨询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