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腰椎骨质增生,颈椎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骨关节炎,颅骨增生,胸椎腰化,被迫体位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雪上一枝蒿、干姜、龙血竭、乳香、没药、冰片。辅料为乙醇。 |
每100ml杜密克口服溶液含乳果糖67克。 |
|
生产企业 |
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bbott Biologicals B.V.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3021244 |
注册证号H2017105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腰椎骨质增生,颈椎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骨关节炎,颅骨增生,胸椎腰化,被迫体位 |
慢性或习惯性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肝性脑病(PSE):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
|
用法用量 |
外用。一次10毫升,一日一次。将药液浸于敷带上贴敷患处30~60分钟;20天为一个疗程。【不良反应】患者局部出现灼热感,连续多次使用时部分患者在用药部位可能会产生皮疹或局部痒感,停止用药后即可消失。每次用药后可涂少量润肤膏,可减轻和防止。 |
每日剂量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节,下述剂量供参考:便秘或临床需要保持软便的情况:成人:起始剂量每日30毫升,维持剂量:每日10-25毫升;年龄1-6岁儿童:起始剂量每日5-10毫升,维持剂量:每日5-10毫升;年龄7-14岁儿童:起始剂量每日15毫升,维持剂量:每日10-15毫升;婴儿起始剂量每日5毫升,维持剂量:每日-5毫升。治疗几天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酌减剂量。本品宜在早餐时一次服用。根据乳果糖的作用机制,一至两天可取得临床效果。如两天后仍未有明显效果,可考虑加量。肝昏迷及昏迷前期起始剂量:30-50毫升,一日三次。维持剂量:应调至每曰最多2-3次软便,大便pH值5.0-5.5。 |
|
副作用 |
孕妇禁用。类风湿患者关节红肿热痛时禁用。 |
治疗起始几天可能会有腹胀,通常继续治疗即可消失,当剂量高于推荐治疗剂量时,可能会出现腹痛和腹泻,此时应减少使用剂量。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通常仅见于肝性脑病的治疗),患者可能会因腹泻出现电解质紊乱。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禁用。经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用药: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老人用药: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据现有资料,推荐剂量的本品可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儿童用药:请参见【用法用量】。老年用药:尚无针对性资料,市场应用未显示任何有关老年人使用本品的安全性问题。 |
|
成分 |
腰椎骨质增生,颈椎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骨关节炎,颅骨增生,胸椎腰化,被迫体位 |
慢性或习惯性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肝性脑病(PSE):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
|
药理作用 |
具有镇痛、抗炎、改善微循环等三大作用。 |
乳果糖在结肠中被消化道菌丛转化成低分子量有机酸,导致肠道内pH值下降,并通过保留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上述作用刺激结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缓解便秘,同时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在肝性脑病(PSE)、肝昏迷和昏迷前期,上述作用促进肠道嗜酸菌(如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蛋白分解菌,使氨转变为离子状态;通过降低接触pH值,发挥渗透效应,并改善细菌氨代谢,从而发挥导泻作用。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2、忌食生冷、油腻食物。3、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4、经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高血压患者用于颈椎应慎用。5、本品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用药后皮肤过敏者应停止使用,症状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6、用药后3小时内不得吹风,不接触冷水。7、患者可视病症及敷贴浸药液情况调整每次使用量(5毫升~10毫升)。8、本品放置后稍有浑浊或沉淀,不影响疗效,摇匀后使用。9、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10、对本品及酒精过敏 |
1. 服用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3.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4. 服用后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