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肝衰竭、肝移植前后、肝性脑病、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放射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丁烷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化学名:(±)-5‘-[(R)-3-氨基-3-羧丙基]甲磺基]-5‘-脱氧腺苷1,4-丁烷二磺酸盐分子式:C15H23N6O5S+<2>C4H9O6S2-<2>0.65C4H10O6S2分子量:758.55。 |
本品每片含主要成份乳酸菌素0.4g,辅料为天然可可粉、阿司帕坦、玉米淀粉、蔗糖、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鲜奶香精。 |
|
生产企业 |
安徽省芬格欣药业有限公司 |
北京京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J20150070 |
国药准字H1102126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肝衰竭、肝移植前后、肝性脑病、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放射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 |
用于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和小儿腹泻。 |
|
用法用量 |
初始治疗:使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每天500-1000mg,肌肉或静脉注射,共两周。维持治疗: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每天1000-2000mg,口服。 |
嚼服。成人一次1.2~2.4克(按乳酸菌素计),一日3次。小儿一次0.4~0.8克(按乳酸菌素计),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对本品过敏者。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肝衰竭、肝移植前后、肝性脑病、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放射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 |
用于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和小儿腹泻。 |
|
药理作用 |
腺苷蛋氨酸是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和体液中的一种生理活性分子。它作为甲基供体(转甲基作用)和生理性巯基化合物(如半胱氨酸、牛磺酸、谷胱甘肽和辅酶A等)的前体(转硫基作用)参与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在肝内,通过使质膜磷脂甲基化而调节肝脏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且通过转硫基反应可以促进解毒过程中硫化产物的合成。只要肝内腺苷蛋氨酸的生物利用度在正常范围内,这些反应就有助于防止肝内胆汁郁积。现已发现,肝硬化时肝腺苷蛋氨酸的合成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腺苷蛋氨酸合成酶(催化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向腺苷蛋氨酸转化)的活性显著下降(50%)所 |
本品在肠道形成保护层,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刺激肠道分泌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选择性杀死肠道致病菌,保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调节肠黏膜电解质、水分平衡;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
|
注意事项 |
本品为肠溶片剂,在十二指肠内崩解,须在临服前从包装中取出,必须整片吞服,不得嚼碎。为使本品更好地吸收和发挥疗效,建议在两餐之间服用。有血氨增高的肝硬化前及肝硬化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本品,并注意血氨水平。请不要使用过期药品。请远离热源。若口服片包装铝箔出现微小裂口,片剂由白色变为其它颜色时,应将本品连同整个包装去药房退换。对驾驶或操作机械的能力无影响。 |
1.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4.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