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疮疡肿毒、乳痈、丹毒、跌打损伤、痈疽发背、疔疮、疖肿、痔疮、湿疹。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 |
穿心莲、溪黄草、苦木。 |
|
生产企业 |
山东百草药业有限公司 |
广东万年青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37020272 |
国药准字Z4402315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疮疡肿毒、乳痈、丹毒、跌打损伤、痈疽发背、疔疮、疖肿、痔疮、湿疹。 |
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 |
外用。红肿,烦热,疼痛,用清茶调敷;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一日数次。 |
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
|
副作用 |
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 |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头晕、头痛、乏力、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全身抽搐、失眠、心悸、呼吸困难等。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疮疡肿毒、乳痈、丹毒、跌打损伤、痈疽发背、疔疮、疖肿、痔疮、湿疹。 |
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
|
药理作用 |
方中大黄清火泻热毒,活血水肿,行瘀血,治痈肿、疮疔等,黄柏清热燥湿,解毒消肿,姜黄行气破瘀,止痛,白芷散湿止痛,消肿排脓,苍术燥湿辟秽,厚朴燥湿消痰,陈皮燥湿化痰(橙皮甙类有抗炎作用),天南星燥湿化痰、消肿散结,且有箍集围聚作用,天花粉排脓消肿,甘草缓急止痛、解毒,且能调和调药。全方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消肿止痛,围聚之功效,适用于痈疽疮疡之阳证。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2.用毕洗手,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疮疖较重或局部变软化脓或已破溃者应去医院就诊。6.全身高热者应去医院就诊。7.本品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者应停用。8.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2.请将本 |
1.非肝胆湿热症患者,如脾胃虚寒证等不宜使用。 2.过敏体质者慎用。 3.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如使用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4.合并胆道梗阻时不宜使用。 5.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黄疸、上腹痛等症加重时应及时请外科诊治。6.本品中苦木有小毒,不宜久服。 7.本品疗程建议不超过2周。 8.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及辛辣食物,并戒酒。 9.孕妇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