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疮疖肿痛,症见肌肤红、肿、热、痛,亦可用于跌打损伤。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 |
本品主要成份为伏立康唑,化学名称: (2R,3S) -2- (2,4-二氟苯基) -3- (5-氟-4-嘧啶基) -1- (1H-1,2.4-三氮唑-1-基) -2-丁醇。分子式: C16H14F3N5O分子量: 349.31 |
|
生产企业 |
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
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2020329 |
国药准字H2014013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疮疖肿痛,症见肌肤红、肿、热、痛,亦可用于跌打损伤。 |
本品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其适应症如下:治疗侵袭性曲霉病。治疗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的念珠菌血症。治疗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引起的严重侵袭性感染(包括克柔念珠菌)。治疗由足放线病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严重感染。本品应主要用于治疗患有进展性、可能威胁生命的感染的患者。 |
|
用法用量 |
外用。红肿,烦热,疼痛,用清茶调敷;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一日数次。 |
伏立康唑胶囊应至少在饭前1小时或者饭后1小时后服用。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前或治疗期间应监测血电解质,如存在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和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应予以纠正(参见【注意事项】)。其余详见说明书。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文献资料介绍的不良反应如下:总体情况在治疗研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事件(所有原因)为视觉障碍(18.7%)、发热(5.7%)、恶心(5.4%)皮疹(5.3%)、呕吐(4.4%)、寒战(3.7%)、头痛(3.0%)、肝功能检查值升高(2.7%)、心动过速(2.4%)、幻觉(2.4%)。与治疗有关的,导致停药的最常见不良事件包括肝功能试验值增高、皮疹和视觉障碍。其余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疮疖肿痛,症见肌肤红、肿、热、痛,亦可用于跌打损伤。 |
本品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其适应症如下:治疗侵袭性曲霉病。治疗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的念珠菌血症。治疗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引起的严重侵袭性感染(包括克柔念珠菌)。治疗由足放线病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严重感染。本品应主要用于治疗患有进展性、可能威胁生命的感染的患者。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2.用毕洗手,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疮疖较重或局部变软化脓或已破溃者应去医院就诊。6.全身高热者应去医院就诊。7.本品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者应停用。8.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其他较为少见的不良事件 以下所列出的不良事件在所有研究中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的患者(N= 1655)中的发生率<2%。这些不良事件包括无法排除与伏立康唑治疗有相关性的事件,或者是提示医生采取措施以减少患者风险的事件,但不包括表2中已列出的不良事件,也未包括临床研究中报告的所有不良事件。 全身反应:腹痛、腹部膨大、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