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 1.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 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 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服用洋地黄药物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BARTTER综合征等。 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枸橼酸钾 |
8种细菌的冻干溶解物: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肺炎克雷白菌、臭鼻克雷白菌、金葡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卡他奈瑟菌。 |
|
生产企业 |
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OM Pharma SA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4682 |
S2012005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 1.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 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 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服用洋地黄药物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BARTTER综合征等。 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
用于免疫治疗。可预防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作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合并用药。 |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1~2包,一日3次,用温开水溶解后服用。 |
急性期的治疗:每日晨空腹po 7mg,直至症状消失(至少用10d);如果需使用抗... |
|
副作用 |
1.口服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咽部不适、胸痛(食道刺激),腹痛、腹泻、甚至消化性溃疡及出血。在空腹、剂量较大及原有胃肠道疾病者更易发生。 2.原有肾功能损害时应注意发生高钾血症。 |
在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3-4%的范围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紊乱(恶心、腹痛、呕吐),皮肤反应(疹、荨麻疹),呼吸道不适(咳嗽、呼吸困难、哮喘)以及一些一般常见的问题(发热、疲劳、过敏反应)。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用于: 1.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 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 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服用洋地黄药物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BARTTER综合征等。 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
用于免疫治疗。可预防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作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合并用药。 |
|
药理作用 |
药效学试验表明:将2G枸橼酸钾颗粒稀释成20ML溶液,按5ML/KG、10ML/KG、20ML/KG分别给小鼠灌胃,均能升高小鼠血清钾的含量,故可做为钾的补充剂。钾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其浓度为150~160MMOL/L,而细胞外的主要阳离子是NA+,钾浓度仅为3.5~5.0MMOL/L。机体主要依靠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来维持细胞内外的K+、NA+浓度差。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对钾代谢有影响,如酸中毒时H+进入细胞内,为了维持细胞内外的电位差,K+释出到细胞外,引起或加重高钾血症。 |
本品为免疫刺激剂。在动物试验中,该药对实验动物感染的抵抗力有增强作用,对巨嗜细胞和B淋巴细胞有刺激作用,并可增强呼吸道粘膜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在人体中,该药可加快T淋巴细胞的循环,提高唾液中SlgA的分泌水平,增进多克隆有丝分裂原的非特异性反应和增强混合的异源淋巴细胞的反应。临床使用前的安全性数据,多方面的毒性研究均没有发现该药有任何毒性作用。 |
|
注意事项 |
1. 下列情况慎用: (1) 急性脱水,因严重时可致尿量减少,尿K+排泄减少。 (2) 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钾性麻痹应给予补钾,但需鉴别高钾性或正常性周期麻痹。 (4) 慢性或严重腹泻可致低钾血症,但同时可致脱水和低钠血症,引起肾前性少尿。 (5) 传导阻滞性心律失常,尤其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 (6) 大面积烧伤、肌肉创伤、严重感染、大手术后24小时和严重溶血,上述情况本身可引起高血钾症。 (7) 肾上腺性异常综合征伴盐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8) 接受潴钾利尿剂的病人。 2. 用药期间需作以下随访检查: (1) 血钾。 (2) 心电图。 (3) 血镁、钠、钙。 (4) 酸碱平衡指标;肾功能和尿量。 |
如有持续胃肠紊乱,可中断治疗。如有长时间持续的皮肤反应和呼吸道不适,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应中断治疗。 小于6个月儿童可通过哺乳而获得母体抗体,故不推荐服用,此外,不主张施用于孕妇,因为没有做相关临床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