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还可以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小袋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甲硝唑。 |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丙戊酸钠。化学名称:2-丙基戊酸钠分子式:C8H15NaO2分子量:166.20 |
|
生产企业 |
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 |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4022863 |
国药准字H1999139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还可以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小袋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 |
用于治疗全身性、部分性癫痫或其他癫痫的治疗,在哺乳期妇女应用于严重病例或那些对其他药物治疗耐药的患者。 |
|
用法用量 |
1、成人常用量①肠道阿米巴病,一次0.4~0.6g(2~3片),一日3次,疗程7日;肠道外阿米巴病,一次0.6~0.8g(3~4片),一日3次,疗程20日。②贾第虫病,一次0.4g(2片),一日3次,疗程5~10日。③麦地那龙线虫病,一次0.2g(1片),每日3次,疗程7日。④小袋虫病,一次0.2g(1片),一日2次,疗程5日。⑤皮肤利什曼病,一次0.2g(1片),一日4次,疗程10日。间隔10日后重复一疗程。⑥滴虫病,一次0.2g(1片),一日4次,疗程7日;可同时用栓剂,每晚0.5g置入阴道内,连用7~10日。⑦厌氧菌感染,口服每日0.6~1.2g(3~6片),分3次服,7~10日为一疗程。2、小儿常用量①阿米巴病,每日按体重35~50mg/kg,分3次口服,10日为一疗程。②贾第虫病,每日按体重15~25mg/kg,分3次口服,连服10日;治疗麦地那龙线虫病、小袋虫病、滴虫病的剂量同贾第虫病。③厌氧菌感染,口服每日按体重20~50mg/kg。 |
口服,一次0.2~0.4g(1~2片),一日2次。详见内包装说明书。 |
|
副作用 |
1.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 2.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眩晕、失眠等。 3. 过敏反应:皮疹、瘙痒等。 4. 血液系统影响:白细胞减少等。 5. 罕见:精神异常、肝功能异常等。 |
罕有肝功能损害(见注意事项)致畸胎危险(见妊娠)神经病学障碍:在本品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出现昏睡或木僵,并导致一过性昏迷(脑病),治疗过程中,可单独出现或和癫痫发作同时出现。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癫痫妇女在妊娠期间接受丙戊酸治疗时伴随出现的危险如下:伴随癫痫和癫痫药出现的危险在接受抗癫痫治疗的母亲所生下的婴儿畸形的总发生率已证明高于一般孕妇(3%)的2~3倍,虽然有报导在多种药物治疗时,婴儿畸形率增高。但是(与畸形有关的)治疗与疾病关系尚未正式确定。最常见的畸形为唇裂和心血管畸形。突然中断抗癫痫药物治疗可能引起母亲病情加重和引起对胎儿的不利作用。伴随本品出现的危险在动物,已证实对小鼠、大鼠及兔有致畸胎作用。在人类,接受本品治疗的妇女。在怀孕期前三个月出现畸形的总危险性并不高于其它抗癫痫药。已有复合畸形报告特别是肢体畸形的病例。那些作用的发生率尚未完全确定。本品有引起神经管缺损的倾向:脊髓脑膜膨出,脊柱裂等。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估计为1~2%。纵观上述资料,如果妇女计划怀孕,要复习抗癫痫治疗的指征,应考虑补充叶酸盐。在妊娠期,丙戊酸抗癫痫治疗如果有效则不应停止,建议单药治疗;应使用每日最小有效剂量,分次服用。应进行特殊的产前检查监测,以检出可能发生的神经管缺损或其它畸形新生儿危险性。有报导妊娠母亲应用丙戊酸钠,新生儿出现出血综合征。此种出血综合征与血纤维 |
|
成分 |
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还可以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小袋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 |
用于治疗全身性、部分性癫痫或其他癫痫的治疗,在哺乳期妇女应用于严重病例或那些对其他药物治疗耐药的患者。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2.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3. 服药期间禁止饮酒;4. 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5. 过敏体质者慎用;6. 服用后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1. 服用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3. 避免饮酒;4. 服药期间不宜驾驶或操作机械;5. 出现皮疹、黄疸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