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 1.可作为单药治疗; 2.或与左旋多巴联合用药。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化学名称为:吡贝地尔[(亚甲二氧基-3,4苄基)-4哌嗪基-1]-2嘧啶。 分子式:C16H18N4O2 分子量:298.3 |
本品主要成份为罗替高汀化学名称:(6S)-6-{丙基[2-(2-噻吩基)乙基]氨基}-5,6,7,8-四氢-1-萘分子式:C19H25NOS分子量:315.48 |
|
生产企业 |
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 |
LTS Lohmann Therapie-Systeme A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J20140064 |
注册证号H2018002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 1.可作为单药治疗; 2.或与左旋多巴联合用药。 |
本品适用于早期特发性帕金森病症状及体征的单药治疗(不与左旋多巴联用),或与左旅多巴联合用于病程中的各个阶段,直至疾病晚期左旋多巴的疗效减退、不稳定或出现波动时(剂末现象或“开关”现象)。 |
|
用法用量 |
口服。 除帕金森病之外的所有适应症:每日1片于正餐结束时服用,或对于病情较严重者... |
1.用法:本品一日一次,每日应在同一时间使用。将本品在皮肤上保留24小时,然后在皮肤的另一部位更换一张新的贴片。如果患者忘记在每日的用药时间更换贴片或者贴片脱落,应在当天剩余时间内应用一张新的贴片。2.用量:推荐剂量以释药量表示。详见说明书。 |
|
副作用 |
可能出现下列症状:(详细见说明书) 轻微的消化道不适(恶心、呕吐、胀气),可在剂量个体化调整后消失。 服用吡贝地尔有出现昏睡的报道,在极少个体中,日间出现过度的昏睡和突然进入睡眠状态。 也可出现心理紊乱如混浊或激越,尽管比较罕见。这些症状可在停药后消失。 血压紊乱(自立性低血压或血血压不稳非常少见。 由于含有胭脂红,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吡贝地尔上市以来已有病态赌博(强迫性赌博),性欲亢进,及性欲增加病例的报道(参考[注意事项])。 如服用本药后,发生本说明书之外的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应,请与医生联络。 吡贝地尔上市以来已有病态赌博(强迫性赌博),性欲亢进,及性欲增加病例的报道(参考 |
1.安全性概述:根据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1307名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和607名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72.5%和58.0%的患者报告了至少1例不良反应。治疗开始时可能发生多巴胺能不良反应,如:恶心和呕吐。继续治疗时,这些反应通常为轻度或中度,且呈一过性。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超过10%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给药部位反应、嗜睡、头晕和头痛的不良反应。研究中,按照药品说明书所述轮换给药部位。830名使用本品的患者中,35.7%的患者出现给药部位反应,大多数呈轻度或中度,且仅限于给药部位。仅4.3%的接受本品治疗的受试者因此终止治疗。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仅限于老年患者,不存在妊娠危险的人群使用。 在缺乏相关资料时,不建议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使用。 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老年用药:参见其他项下内容,或遵医嘱。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具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女性避孕具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在接受罗替高汀治疗期间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防止怀孕。2.妊娠期尚无孕妇使用罗替高汀的充分数据。动物研究未提示本品对大鼠或家兔的致畸作用。但在母体毒性剂量水平,在大鼠和小鼠中观察到胚胎毒性(参阅【药理毒理】临床前安全性数据)。对人类的潜在风险未知。孕妇不得使用罗替高汀。3.哺乳期罗替高汀会降低人催乳素的分泌,从而可能抑制泌乳。大鼠研究显示,罗替高汀和/或其代谢产物能分泌到乳汁中。由于缺乏人类数据,哺乳期应停止使用本品。4.生育力有关生育力研究的信息,参见【药理毒理】临床前安全性数据。儿童用药:罗替高汀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尚无本品在帕金森病儿科人群中的相关数据。老年用药:在帕金森病临床研究中,约50%的罗替高汀治疗患者年龄在65岁及以上,约11%的患者年龄在75岁及以上。这些患者与年轻患者相比,安全性和有效性总体上都没有差异,报告的其他临床经验中也未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的差异,但是不能排除一些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使用相同剂量的罗替高汀时,65 - 80岁患者的血浆罗替高汀水平与年 |
|
成分 |
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 1.可作为单药治疗; 2.或与左旋多巴联合用药。 |
本品适用于早期特发性帕金森病症状及体征的单药治疗(不与左旋多巴联用),或与左旅多巴联合用于病程中的各个阶段,直至疾病晚期左旋多巴的疗效减退、不稳定或出现波动时(剂末现象或“开关”现象)。 |
|
药理作用 |
周围血管舒张剂(C:心血管系统) 抗帕金森药物(N:神经系统) 药效学特点: 吡贝地尔:多巴胺能激动剂(刺激多巴胺受体和大脑多巴胺能通路)在人类,临床药理学研究已明确其作用机制: 1. 刺激清醒和睡眠状态下多巴胺能型皮质电发生。 2. 多巴胺控制下的不同临床功能,已经通过行为或心理测定量表的测试证明。 此外,吡贝地尔增加股动脉血流量(股血管床多巴胺能受体的存在解释了吡贝地尔对周围循环的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在使用吡贝地尔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有出现昏睡和突然进入睡眠状态的情况,特别是帕金森患者。在日常的活动中间突然入睡,没有前兆的情况罕有报道。有必要告知患者有此类副作用的可能,在服药治疗期间如果患者驾车或者是进行机器操作必须小心注意。曾加出现过昏睡或突然入睡的患者不可驾驶车辆或进行机器操作。应当考虑减少用药剂量和退出治疗。 2.由于包含蔗糖成份,对于果糖不耐受,葡萄糖或半乳糖吸收不良或者蔗糖酶-异麦芽糖不足的患者不宜使用本品。 3.对于驾车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使用吡贝地尔进行治疗的患者有可能出现昏睡和/或突然进入睡眠状态,应当告知不要驾车,或者进行由于警觉改变可能导致患者及他人出现严重事故或死亡的危险活动(例如操纵机器),直至此类状况完全消失 |
如果帕金森病患者接受罗替高汀治疗后的效果不佳,换用另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能会获得额外益处(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