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寻常痤疮。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化学名:(2S-反式)-6-(1-甲基-4-丙基-2-吡咯烷碳酰胺基)-1-硫代-甲基-7-氯-6,7,8-三脱氧-L-苏式-α-D-半乳糖吡喃糖苷-2-二氢磷酸酯。分子量:C18H34ClN2O8PS |
本品主要成份为多肽和核糖(从猪脾脏中提取);辅料为右旋糖酐。 |
|
生产企业 |
深圳大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10270 |
国药准字H2001331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治疗寻常痤疮。 |
1.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真菌性感染疾病(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2.用作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药(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3.用于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对自体免疫性疾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
|
用法用量 |
局部外用,先用温水洗净患处,轻轻揩干后,取适量药液涂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
成人:1.常规剂量。2.皮下注射注射于淋巴回流较丰富的上臂内侧或大腿内侧腹股沟下端为宜,也可皮下注射于上臂三角肌处,一次2-4ml,一周或两周1次。 |
|
副作用 |
有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病史者禁用。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用于治疗寻常痤疮。 |
1.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真菌性感染疾病(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2.用作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药(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3.用于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对自体免疫性疾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
|
药理作用 |
可引起皮肤干燥、局部刺激、皮疹等过敏反应。偶见胃肠不适及腹泻。 |
本药是免疫增强药,是从健康人血或动物脾脏中提取出来的多核苷酸肽(分子量小于5000),不易被RNA酶、DNA酶及胰蛋白酶破坏。本药是细胞免疫反应中的重要因子,本身无抗原性,也不是抗体片断,但能传递多种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性,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组织相容性抗原及肿瘤特异抗原等,可使受体细胞的免疫反应性增强,促进巨噬细胞的趋化性,增加迟发型细胞反应,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杀伤能力。 |
|
注意事项 |
1.该药品局部吸收后,也可能引起腹泻,此时应立即停药,并向医师咨询。2.请勿将该药品用于其他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3.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若误进眼睛,应以清水彻底冲洗。4.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5.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如必须使用,应停止哺乳。6.12岁以下儿童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7.每次使用后应将瓶塞塞紧。8.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9.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0.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由于本药没有抗原性,所以不存在输注免疫活性细胞的配型和相互排斥问题。2.混浊或变色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