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适用于皮肤烧烫伤创面(浅Ⅱ度至深Ⅱ度烧烫伤创面)、残余创面、供皮创面及慢性溃疡创面等的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
主要成分为茜草、桃仁、荆芥穗(碳)、蛇蜕(酒炙)、赤芍 、当归、 白茅根 、地肤子、 苍耳子(炒)、地黄、 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土伏苓、黄柏、皂角刺、桔梗等。 |
|
生产企业 |
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 |
陕西君碧莎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S20020112 |
国药准字Z2008034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适用于皮肤烧烫伤创面(浅Ⅱ度至深Ⅱ度烧烫伤创面)、残余创面、供皮创面及慢性溃疡创面等的治疗。 |
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用于经络不和, 温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齇,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 |
|
用法用量 |
常规清创后,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清洗创面,取本品适量,均匀涂于患处。需要包扎者,同时将本品均匀涂于适当大小的内层消毒纱布,覆盖于创面,常规包扎,一日一次或遵医嘱。推荐剂量为每100cm2创面使用本品10g(以凝胶重量计)。 |
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 |
|
副作用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适用于皮肤烧烫伤创面(浅Ⅱ度至深Ⅱ度烧烫伤创面)、残余创面、供皮创面及慢性溃疡创面等的治疗。 |
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用于经络不和, 温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齇,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 |
|
药理作用 |
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
||
注意事项 |
本品为无菌包装,用后请即旋紧管口,以防污染。本无抗菌作用,但不会增加创面感染机会。对感染创面,在进行创面清创的前提下,可考虑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对于各种慢性创面,如溃疡、褥疮等,在应用本品前,应先行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有利于本品与创面肉牙组织的充分接触,提高疗效。当本品的外观、性状发生改变,如出现霉变、变质等现象时,应禁止使用。 |
孕妇忌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