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所致的黄疸,急性黄恒型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证候者。另还可用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内蕴证者,症见皖腹痞闷、口干口苦、右肋胀痛或不适、身重困倦、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苔黄腻,脉滑数。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当药、水飞蓟。 |
本品主要成份为乳果糖。 |
|
生产企业 |
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健能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1020085 |
国药准字H2010362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所致的黄疸,急性黄恒型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证候者。另还可用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内蕴证者,症见皖腹痞闷、口干口苦、右肋胀痛或不适、身重困倦、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苔黄腻,脉滑数。 |
慢性便秘。肝性脑病(PSE):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
|
用法用量 |
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用法用量如下: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
每日剂量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节,下述剂量供参考:1.便秘或临床需要保持软便的情况:成人起始剂量每日30ml,维持剂量每日10-25ml;年龄7-14岁儿童起始剂量,维持剂量每日15ml每日10-15ml;年龄1-6岁儿童起始剂量,维持剂量每日5-10ml每日5-10ml;婴儿起始剂量每日5ml,维持剂量每日5ml。治疗几天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减剂量。本品宜在早餐时一次服用。根据乳果糖的作用机制,一至两天可取得临床效果。如两天后仍未有明显效果,可考虑加量。2.肝昏迷及昏迷前期:起始剂量:30-50毫升,一日三次。维持剂量:应调至每日最多2-3次软便,大便pH5.0-5.5。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常见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返酸、痉挛性腹部不适、腹泻、偶见腹胀、肠鸣、腹痛、食欲不振、嗝逆、呕吐。如果长期或过量服用本品(通常见于PSE的治疗),患者可能会因腹泻而出现体液丢失和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钠血症等)。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用药安全性尚未确立,孕妇及可能怀孕的妇女在治疗获益大于风险时方可使用。本品是否在乳汁中蓄积尚不清楚,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用药:儿童慎用。详见【用法用量】。老年用药:老年患者生理功能低下,应观察患者状态,慎重使用本品(如从小剂量开始用药等)。老年患者服用本品6个月以上者,应定期进行血清电解质(钾、氯、氧化碳)检查。 |
|
成分 |
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所致的黄疸,急性黄恒型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证候者。另还可用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内蕴证者,症见皖腹痞闷、口干口苦、右肋胀痛或不适、身重困倦、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苔黄腻,脉滑数。 |
慢性便秘。肝性脑病(PSE):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
|
药理作用 |
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品对复合因素所致的大鼠脂肪肝模型、高脂饲料所致的大鼠脂肪肝模型及四氯化碳所致的大鼠脂肪肝模型等三类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对D-半乳糖胺和四氯化碳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本品有保肝、降脂等作用。1.保肝,降脂作用 本品能降低高脂血症及低蛋白高脂饲料所致脂肪肝大鼠血清ALT、TG、CHO及LDL水平,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脏炎性反应,使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内脂滴减少,线粒体肿胀减轻,糖原含量增多。还能抑制大鼠酒精性肝损伤。2.毒理本品4.0g/kg(相当于临床日用量80倍)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80天,对大鼠血血液生化、外周血象、个脏器组织均未见明显毒性影响。 |
||
注意事项 |
忌酒及油腻食物。 |
1.使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出现软便或腹泻时,应减量或停药,避免出现剧烈腹泻。体液和电解质异常患者慎用。 2.本品含有可吸收的糖,糖尿病患者慎用。 3.如果在治疗2-3天后,便秘症状无改善或反复出现,请咨询医生。 4.长期或过量服用本品,可引起排便反射药物依赖症状,应注意。 5.肝性脑病治疗时,可出现伴有电解质异常(低钾症) 等并发症的肝脏疾病,应注意。 6.服用本品的患者在直肠镜检查或结肠内窥镜检查过程中接受电烙术时,肠内会有高浓度的氢气,因电气火焰会有爆炸危险,因此,须用非发酵液体清洗完全后再进行检查。 7.本品在治疗剂量下对驾驶和机械操作无影响。 8.本品需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