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活血破瘀,通经消癥。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癥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熟大黄、土鳖虫(炒)、水蛭(制)、虻虫(去翅足,炒)、蛴螬(炒)、干漆(煅)、桃仁、苦杏仁(炒)、黄芩、地黄、白芍、甘草。 |
甘草酸二铵。 |
|
生产企业 |
上海雷允上封浜制药有限公司 |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31020386 |
国药准字H1094019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活血破瘀,通经消癥。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癥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
本品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g,一日1~2次。 |
口服,一次150mg(一次3粒),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孕妇禁用。 |
主要有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以及皮肤瘙痒、寻麻疹、口干和浮肿,心脑血管系统有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及血压增高,以上症状一般较轻,不必停药。 |
|
禁忌 |
|
|
|
成分 |
活血破瘀,通经消癥。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癥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
本品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本品是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的第三代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该药在化学结构上与醛固酮的类固醇环相似,可阻碍可的松与醛固酮的灭活,从而发挥类固醇样作用,但无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
|
注意事项 |
皮肤过敏者停服。 |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测血压、血清钾、钠浓度,如出现高血压、血钠潴留、低血钾等情况应停药或适当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