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闭塞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毛细血管出血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曲克芦丁。 |
本品主要成份为:普伐他汀钠。化学名称:{1S-[1α(βS*,δS*),2α,6α,8β(R*),8aα]}-1,2,6,7,8,8a-六氢-β,δ,6-三羟-2-甲基-8-(2-甲基-1-氧丁氧基)-1-萘庚酸单钠盐 。分子式:C23H35NaO7分子量:446.52 |
|
生产企业 |
黑龙江新医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3022574 |
国药准字H2005045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闭塞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毛细血管出血等。 |
高脂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20~180mg(2~3片),一日3次。 |
成人初始剂量为10~20mg(1-2片),一日一次,临睡前服用。应随年龄及症状适宜增减,一日最高剂量为40mg。 |
|
副作用 |
对本品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
总病例11224例中,329例(2.93%,本项包括不能计算发生率的副作用)出现副作用(包括临床检验值异常),主要有皮疹(0.11%)、腹泻(0.08%)、胃部不适感(0.07%)等。 发生率不详的重大不良反应 横纹肌溶解症:出现肌肉痛、乏力感、CPK上升、血中及尿中肌红蛋白上升为特征的横纹肌溶解症,随之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肾损害,若出现此类症状就立即停药。 肝功能障碍:可能出现伴有黄疸、显著AST及ALT上升等肝功能障碍,故应注意观察,此种情况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理。 血小板减少: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故应注意观察,并采取适当的处理准备。(有伴有紫癜和皮下出血症的血小板减少报告)。 肌病:有出现肌病的报告。 周围神经障碍:有出现周围神经障碍的报告。 过敏症状:有出现狼疮样综合征、血管炎等过敏症状的报告。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尚未确立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因此孕妇或可能妊娠的妇女,仅在治疗的益处大于风险时方可给药。2.哺乳期妇女避免用药,不得已给药时,应停止哺乳。儿童用药:儿童注意事项: 尚未确立小儿用药的安全性。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应考虑高龄引起肾功能降低的可能,应定期检查肾功能,观察患者症状,慎重给药。 |
|
成分 |
?用于闭塞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毛细血管出血等。 |
高脂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
|
药理作用 |
1.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等,有肝生化指标异常病例报告。 2.呼吸系统: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3.全身性反应:寒战、发热、水肿、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等。 4.皮肤:皮疹、瘙痒、荨麻疹、红斑疹、斑丘疹、多形性红斑等。 5.神经系统:头晕、头痛、震颤、意识模糊等。 6.心血管系统:心悸、紫绀、心律失常等。 7.其他:潮红、紫癜。 |
||
注意事项 |
1.用药前仔细询问患者有无家族过敏史和既往药物过敏史,过敏体质患者应谨慎用药,如确需用药,应在用药过程中加强监护。 2.加强对首次用药患者和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的监护。 3.用药后一旦出现潮红、皮疹、心悸、胸闷、憋气、血压下降等可能与严重不良反应有关的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4.服药期间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及过久站立。 5.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1.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3. 定期监测肝功能;4. 避免与葡萄柚汁同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