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缓解局部疼痛及炎症,适用于四肢急性软组织损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是双氯芬酸钾。 |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氯化钾。 |
|
生产企业 |
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
广州迈特兴华制药厂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31127 |
国药准字H1091006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缓解局部疼痛及炎症,适用于四肢急性软组织损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1.治疗低钾血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 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 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 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 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洋地黄化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以及Bartte's综合征等。 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多源性早搏或快速性心律失常。 |
|
用法用量 |
根据疼痛部位大小,距皮肤2~3厘米,局部喷涂2~3遍/次(约1~3ml)。并轻轻揉擦,每日三至四次。如中度至严重疼痛和肿胀,剂量可适量加大,每日总剂量不超过15ml。四肢急性软组织损伤疗程为7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程为14天。或遵医嘱。 |
口服。成人每次1g,每日2g,早晚各一次,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使用本品中若出现其他不良事件和/或反应,请与医师联络。1.对本品中任何成份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2.对丙二醇过敏者禁用。 |
1.口服偶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咽部不适、胸痛(食道刺激),腹痛、腹泻、甚至消化性溃疡及出血。在空腹、剂量较大及原有胃肠道疾病者更易发生; 2.高钾血症。应用过量、或原有肾功能损害时易发生。表现为软弱、乏力、手足口唇麻木、不明原因的焦虑、意识模糊、呼吸困难、心率减慢、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甚至心脏骤停。心电图表现为高而尖的T波、并逐渐出现P-R间期延长。P波消失、QRS波变宽、出现正弦波。一旦出现高钾血症,应立即处理: (1)立即停止补钾、避免应用含钾饮食、药物及保钾利尿药。 (2)静脉输注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和胰岛素,以促进K+进入细胞,10%~25%葡萄糖注射液每小时300~500ml。每20g葡萄糖加正规胰岛素10单位。 (3)若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应立即使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无酸中毒者可使用11.2%乳酸钠注射液,特别是QRS波增宽者。 (4)糖酸钙注射液10ml,静脉注射2分钟,必要时间隔2分钟重复使用。 (5)口服降钾树脂以阻滞肠道K+的吸收,促进肠道排K+。 (6)伴有肾功能衰竭的严重高钾血症。可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而以血透清除。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儿童用药:尚不明确。老年用药:老年人肾脏清除K+能力下降,应用钾盐时较易发生高钾血症。用药期间应随访检查血钾。 |
|
成分 |
用于缓解局部疼痛及炎症,适用于四肢急性软组织损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1.治疗低钾血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 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 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 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 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洋地黄化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以及Bartte's综合征等。 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多源性早搏或快速性心律失常。 |
|
药理作用 |
1.动物试验表明本品可能对局部皮肤有轻微刺激性。2.局部反应:临床试验发现,个别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发红等过敏反应。3.胃肠道反应:尚未发现,如大面积,全身性使用可能出现食欲降低﹑上腹不适﹑呕吐﹑便秘等无全身性作用。4.以上不良反应一般较轻,无需停药,如有个别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仅供外用,勿与眼睛及粘膜接触,谨防吸入呼吸道。2.本品仅用于完整皮肤表面,忌用于皮肤损伤或开放性创口处。3.本品仅供外用,切勿入口。4.如使用本品一周,局部疼痛未缓解,请咨询医师。5.由于局部应用也可全身吸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剂量使用,避免大面积使用。6.肝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前请咨询医师。 |
1. 服用时需遵医嘱;2. 避免与高钾食物同服;3. 定期检查血钾水平;4.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5. 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