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辟秽气,止吐泻。用于感受暑邪,时行痧气,头晕胸闷,腹痛吐泻。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羚羊角、香附(制)、大黄、土藿香、玄精石、玄明粉、朱砂、木香、川乌(制)、五倍子、苍术(米泔水润炒)、苏合皂、半夏(制)、玳瑁、雄黄、黄连、滑石、猪牙皂、厚朴(制)、肉桂(去粗皮)、郁金、茯苓、茜草、金银花、黄芩、柴胡、黄柏、紫苏叶、升麻、白芷、天麻、川芎、草河车、干姜、丹参、桔梗、石菖蒲、檀香、蒲黄、琥珀、麻黄、陈皮、麝香、安息香、冰片、细辛、千金子霜、丁香、巴豆霜、当归、桃仁霜、甘遂(制)、红大戟、莪术、槟榔、胡椒、葶苈子、白芍(炒)、禹粮石(煅)、桑白皮、山豆根、毛慈菇、鬼箭羽、降香、赤豆、紫菀、牛黄、铜石龙子[注]条芫花(制)、蜈蚣(去头、足)、斑蝥(去头、足、翅).、大枣、水牛角浓缩粉、雌黄、 |
红参、鹿肉、淫羊藿、狗脊、墨旱莲、玉竹、女贞子(酒制)、熟地黄、锁阳、续断、白术(炒)、仙鹤草、党参、鸡血藤。辅料为:淀粉、蔗糖、糊精、二氧化硅、薄膜包衣 预混剂。 |
|
生产企业 |
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 |
江西药都仁和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33020078 |
国药准字Z3602145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辟秽气,止吐泻。用于感受暑邪,时行痧气,头晕胸闷,腹痛吐泻。 |
益气养血、补肾。用于肾阳虚衰,气血不足,畏寒肢冷,精神疲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2袋,一日1~2次。 |
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孕妇忌服。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辟秽气,止吐泻。用于感受暑邪,时行痧气,头晕胸闷,腹痛吐泻。 |
益气养血、补肾。用于肾阳虚衰,气血不足,畏寒肢冷,精神疲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 |
1.忌油腻食物。 2.孕妇、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3.外感或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 4.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5.本品宜饭前服用。 6.服药二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