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醋酸去氨加压素片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1.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服用本品后可减少尿液排出,增加尿渗透压,减低血浆渗透压,从而减少尿频和夜尿。 2.本品用于治疗6岁或以上患者的夜间遗尿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醋酸去氨加压素。 |
太子参、黄连、半夏(制)、陈皮、茯苓、大黄、丹参、牛膝、红花、甘草。 |
|
生产企业 |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103402 |
国药准字Z2005050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服用本品后可减少尿液排出,增加尿渗透压,减低血浆渗透压,从而减少尿频和夜尿。 2.本品用于治疗6岁或以上患者的夜间遗尿症。 |
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用于脾失运化,瘀浊阻滞,升降失调所引起的腰痛疲倦,面色萎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粘滞及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见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 |
剂量因人而异,应区分调整。治疗中枢性尿崩症:一般成人和儿童的初始适宜剂量为为每次... |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4次,45天为疗程,小儿酌减。 |
|
副作用 |
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时若不限制饮水可能会引起水潴留/低钠血症,有/无伴随以下迹象和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血清钠降低、体重增加,更严重者可引起抽搐)。 治疗夜间遗尿症和尿崩症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疼、腹痛和恶心;罕见皮肤过敏反应、低钠血症和情绪障碍;仅有个别全身过敏反应的报道 |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大便次数增加、皮疹、瘙痒等。有头晕、乏力、心悸等个案报告。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 有限的数据(对53例患尿崩症的孕妇进行的研究)证实,醋酸去氨加压素对孕妇及胎儿/新生儿的健康没有影响。至今仍没有其他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对实验动物的研究不能证明药物对孕妇、胚胎/胎儿形成、分娩和产后阶段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孕妇慎用。 哺乳期妇女 经鼻腔给予高剂量醋酸去氨加压素(300微克)后测试母乳,显示醋酸去氨加压素可分泌至乳汁,但婴儿从乳汁吸收的量很少,且低于影响利尿作用所需的量。尚不明确重复给药后醋酸去氨加压素是否在乳汁中蓄积。 儿童用药:醋酸去氨加压素片 |
|
|
成分 |
1.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服用本品后可减少尿液排出,增加尿渗透压,减低血浆渗透压,从而减少尿频和夜尿。 2.本品用于治疗6岁或以上患者的夜间遗尿症。 |
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用于脾失运化,瘀浊阻滞,升降失调所引起的腰痛疲倦,面色萎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粘滞及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见上述证候者。 |
|
药理作用 |
该药含醋酸去氨加压素,与天然激素精氨酸加压素的结构类似。它与精氨酸加压素的区别,主要是对1-半胱氨酸作脱氨基处理和以8-D-精氨酸取代8-L-精氨酸。这些结构改变后,使临床剂量的醋酸去氨加压素的作用时间延长,而不产生加压的副作用。 毒性 若大量饮水,即使使用普通剂量也会引起水中毒。剂量范围从0.3微克/千克(静脉注射给药)到2.4微克/千克(鼻腔内给药),曾导致成人和儿童出现低钠血症和抽搐;另一方面,对5月龄婴儿鼻腔给药40微克或5岁儿童鼻腔给药80微克,均没有影响。对新生婴儿肠外给药4微克,出现少尿症状和体重增加。 临床前安全性资料 醋酸去氨加压素的安全性监测过程和安全性概要未有异常发现。 |
||
注意事项 |
1.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器官病变导致的尿频或多尿患者(如良性前列腺增生、尿道感染、膀胱结石/膀胱癌);烦渴和糖尿病患者不适合用本品治疗。 2.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用于治疗夜遗尿时,应在服药前1小时和服药后8小时限制饮水。若治疗时未严格控制饮水将出现水潴留和/或低钠血症及其并发症状(头疼、恶心/呕吐和体重增加,更严重者可引起抽搐),此时应终止治疗直到患者完全康复。 3.老年人、血钠水平低和24小时尿量多(多于2.8~3.0升)的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危险性较高。 4.在以下情况下,应严格控制饮水并监测患者血钠水平: -与已知可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氯丙嗪、卡马西平)合用时, -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合用时。 5.治疗期间,出现体液和/或电解质失衡急性并发症(如:全身感染、发烧和肠胃炎)时,应立即停止治疗。 |
1.服药后大便次数超过4次者需减量服用,并请咨询医生/药师。 2.小儿必须在成人监护下服用或遵医嘱。 3.以下情况患者慎用:脾胃虚寒、服药前大便次数超过4次、高钾血症、哺乳期及月经期妇女。 4.由于处方中含半夏,根据中医十九畏十八反,慎与乌头碱类药物合用或遵医嘱。 5.不建议与其他含大黄制剂同用。 6.药品保存时应避免高温、阳光直射。 |